close
走出國圖,已近晚間八時。沿著貴陽街走,直直走進夜晚。亮點打疼了眼睛。抬頭,尾端最高的總統府高塔正俯瞰凱達格蘭大道(據說曾改名?)及重慶南。(嘿,我終於知道為何總統府前面是重慶了,因為首都與國家的緣故。)塔上題著「台灣加入聯合國」,然後下面握著台灣之光的棒球。
然而動詞呢?這七個字少了標點符號,或是欠缺一個動詞來完滿句意。「台灣加入聯合國」是一個敘事句,描述一個狀態,然而背後的情緒與感知卻有很多可能;也就是說如此的直述只會誤導,使以為「已經」加入了。偏偏並沒有,讓我想嘲笑這件事。標語的狀態是「!」還是「?」,甚至是「……」。狠一點,你也可以加上「Orz」。標點符號原本是不存在的,但是卻可以改變語氣。
如果加上動詞呢?「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是不是比較符合現狀?「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也可以有這麼一群人。「渴望」台灣加入聯合國,表現得紅眼睛很飢渴。「誤導」台灣加入聯合國,可能是對某首領的批評。「忘記」台灣加入聯合國,這是關於一個活在過去,忘記時光的故事。或著狠一點,台灣加入聯合國「萬歲」,高呼三聲之後,給他狠狠俯衝下去……如果讓我選,我會加上「祈求」兩個字,表現出當政者的企圖,但是又有天意難測的卑微感。
總之,這件事情跟王建民投球的問題與辯證還有得聊,但是我確定一點,絕對不會豪爽地三球三振對面的巨大棒棒。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