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讀書會總是有驚喜,我想光是這一點就夠吸引人的了。

最容易出現的驚喜就是賴董的「貴賓邀約」,他總是有辦法找到那些神奇的人物,前立委林濁水、台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還有這次的詹文明先生,他為遠流版寫序。邀約並不是難事,當然要到聯絡方式要看個人功力及造化,但更重要的是能夠說服他前來,或是有一個好的願景能夠讓這些專家學者願意投注時間,和我們一起討論、研讀。我想這個部分展現出我們賴董的能力以及讀書會大方向的確是正確的。所以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高涌泉教授說的話,一群人在週末早上聊宇宙膨脹、光的速度,的確是很棒的回憶。

另一個驚喜則是針對我個人。我雖然雜學,但是早期對商經實在沒什麼興趣。不過大眾的選擇是不能輕視的,很多人讀必有其可讀之處,就像這次我看彼得杜拉克的這本書,也是藉讀書會的力量讓我去補起閱讀版圖,不致於什麼都不懂。這也是得感謝每月一次的強制活動,既不自閉,又能夠開闊視野、堅定目標。

彼得杜拉克的書就只看過這一本《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我在政大書城快速翻了一個小時。當然文章必然有需要咀嚼的地方,或著像詹先生每每拜讀,我這樣翻書只能是快速記一些他想說明的法則。跳過實例,直取中心綱要,而這樣的收穫其實也不算少。最重要的便是第一章「時間的管控」,對我這種人是再重要不過,所以也看得特別仔細,至於其他用人、決策的部份,就跳得比較快。

我想要看這種書必然要有相關的實務經驗來配合,才能夠重新去反芻過去的所作所為,以及哪邊需要改進。對我來說,這些條例寫得並不生硬,不是商經的計算數字,而是如何做人、做上司的人生體悟,也可以是生活的方式。算是充滿積極向上的態度方法,軟性的、心理的勸告,只是多了現代感的積極與快速化、利益最大化。撇開這些利益導向,也可以是印證生活、矯正做事態度的諫言。

讀完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應該就是「管理自己」的想法吧!不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更強化了我這部份的認知。的確有很多時間被浪費掉,需要去矯正、扭轉,讓效益能夠正面呈現出來。詹先生提到會怠惰是因為「自我認知薄弱」或是「做無效的事情卻又拼命做」,我想應該還有更多的理由,不過這兩個的確是很容易犯的毛病。那要如何遠離怠惰?「做對的事情,又把事情做對」詹先生說。因為這樣我們會專注在其中,也享受我們付出所帶來的滿足,這樣正向的作為有助於遠離怠惰。

即便遠離怠惰都是可行的,但我還是覺得這本書是為已經心理堅強的人說的。更多的人尚在與自己的七情六慾拉鋸,和七宗罪鬥爭,而本書提到的五個特點「時間管理、有何貢獻、放到對的位置、工作順序、決策方式」卻都是更高一層的實務經驗統整,如果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決策,還沒有將基礎打好,也許其中有些地方是不急迫的。不過這幾點當然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及步驟,但不要當聖經去信奉每一則條文,我更相信商場詭譎,死背只會更糟糕。

應該是我沒讀通,所以常常會想要如何去做「對的決定」,以及「對的時間點」,那些商經成功人士的決策真的有跡可尋嘛?還是只是成王敗寇的說某人的成功就是這些原因,難道機運不重要?況且決策也有層級之分,高層級的人掌握的資源多,會不會讓他的效率看起來比中等主管來得高?所以說「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這件事情,如何站在對的那邊,顯然不能靠博杯吧!那判斷的依據是什麼?連完全比賽都有誤判的可能,我們每天上百萬個決策顯然會有錯誤,但我們依然只能為結果負責,而難以去歸納出絕對正確的路子。

最後總結:沒有什麼書可以當聖經看待,那些號稱投資聖經的一定有很多洞。這本書也不會是某某界的聖經,(即便杜拉克一家根本就是成功的典範)但是只要你夠聰明,就一定能夠從中學到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