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謝江秉憲同學的單子,要儘量找來看看才是。無法提供感想,僅能當作一個備忘。

1、作為人道控訴:雷奈(Alain Resnais)《夜與霧》(1955)。雷奈是法國新浪潮的成員之一,作品除了有《Night and Fog》,還有《廣島之戀》(1959)、《去年在馬倫巴》(1961)。《夜與霧》是一部關於奧茲維許的紀錄片,記錄了猶太人在二戰的苦難。片子的出現,使得娛樂性不再是影像的唯一。有趣的是,另外兩部片分別有我所知的相同的名物,「廣島之戀」是張洪量的歌,「去年在馬倫巴」是紀大偉的小說。有沒有關係?我不知道!

2、捍衛人道價值: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德國零年》(1947)。羅塞里尼和《單車失竊記》的導演Vittorio De Sica一樣,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這部片子在二戰不久後便深入德國拍攝,看到的是德國被轟炸而滿目瘡痍,人民失業,甚至不得不去當童工爭取食糧。

3、法國新浪潮揭竿: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四百擊》(1958)。法國諺語說,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四百擊就是一部談論教育的片子,具有濃厚自傳性。小男孩演員幾乎被楚浮記錄了好幾年,演了五部戲。《四百擊》讓文學性質開展,以及拍電影的手法有更多的發揮,成為影史上極為重要的片子,尤其是開頭各個角度的艾菲爾鐵塔。我們台灣的蔡明亮就深受楚浮的啟發,對其極為推崇。似乎是在《河流》吧,一個以開著的電視為背景,撥的便是《四百擊》。在《你那邊幾點》更把那小演員找來天橋和陳湘琪對戲。

4、激情青春放縱探索,重回法國1968: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2003)。貝托魯奇很有名的片子是在紫禁城拍攝的《末代皇帝》。《巴黎初體驗》則是反映出1968年法國影青所激發的學運,也向新浪潮致敬。主角們在片中模仿經典新浪潮片子的橋段,黑白、彩色對照,饒富趣味。

5、關於拍電影的電影:楚浮《日以作夜》(1973)。即後設電影,在影片中呈現拍電影的內容。印象中介紹John Fowles《法國中尉的女人》改編的片子亦是後設的形式。

6、MV風格的左翼美學:亞倫派克(Sir Alan William Parker)《The Wall》(1982)。受英國封為爵。另有著名的影片是《阿根廷別為我哭泣》。《The Wall》似乎是英國搖滾團Pink Floyd的專輯改編成的電影。

7、追尋神秘的力量:何索(Werner Herzog)《天譴》(1972)、《綠蟻安睡的大地》(1984)。德國新浪潮的成員,似乎是個堅持自我風格的暴力導演(?)據說曾和男主角拿槍對幹,逼迫一定要拍下去。在楊小濱老師的課有看過一段,忘記是不是《天譴》,一群人在陡峭的山壁中蜿蜒而行。據說他特愛神秘的力量感觸,也曾經把一艘船拖上山去。

8、台北人的都會喜劇:楊德昌《獨立時代》(1994)。楊德昌是台灣新電影的重要舵手之一,《獨立時代》和《恐怖份子》是楊小濱老師討論的影片。楊德昌擅長討論都市人的轉變與心境,相較於本片誇張式的舞台演出,硬要融入《論語》的說教式插卡,我還是比較喜歡《一 一》。

9、現代人的孤獨哭泣:蔡明亮《愛情萬歲》(1994)。蔡明亮的電影很容易讓觀眾無法進入他的世界,進而可能引起觀眾對於新電影的反彈。然而《愛情萬歲》不至於此,對於許多感情、都市人的空虛都有微妙的演出。最後楊貴媚冗長地走在宛如廢墟的前大安森林,並且哭了起來的橋段,同學說是影史經典,需要有勇氣的導演才拍得出來。雖然,我覺得楊貴媚越哭越假,但高跟鞋敲打石步道的感覺,既空虛又響亮,讓我想到椎名林勤〈莖〉裡的高跟鞋聲,一樣令人心碎蕩漾。

10、對布爾喬亞的無情嘲諷: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白癡》(1995)。本片通過「逗馬宣言」(Dogma95),因此搖搖晃晃,看幾個橋段就頭暈不已。本片得諷刺性很重,而同學也說因為採光的關係,無法拍攝太過光亮的部分,於是呈現很多內在的、陰暗的。印象中似乎有聽過這部片。拍攝導演另有一部名片《在黑暗中漫舞》。

11、聲音與影像的巧妙連結:蔡明亮《不散》。

附錄: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影片。
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影片。
因為很多名著會改編成電影,順便附錄。時代雜誌百大最佳電影名單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樑 的頭像
    建樑

    光與影的微縮城市

    建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