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欲與道德,兩個完全相反的意涵。一個是身為獸類最原本的需求,不帶任何褒貶色彩,恣意而行;另一個則是人類社會塑造出的樣版,以無字的條文束縛著原欲,對外宣稱這是人之為人的證據。沒有特意要排擠道德,我只是想說,道德自出生以來,便開始結構著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宣稱他是反道德、反人類性的,連要坐時光機回原欲時代的確切日期都沒有。

對性的恐懼:總是有些時候,道德被狂野所控制,狂野的道德可能會讓所有習慣於文化的人們瞠目結舌。然而畢竟我們無法擺脫道德太久,全都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道德中心擺脫狂野的控制之後,總是會有失落感。雖然復辟,重新取得主導權,但是卻會有一種失落感,像是褻瀆道德之神;也像是依戀狂野,卻再也回不去的感覺。說不上來的包袱,然而卻是平靜的,凝窒的空氣可以慢慢觀察香菸在空氣中變化,千絲萬縷,交錯又分離,無法預測的足跡。

也許我們會為逐漸流失的原欲感到難過。其實每一個情節都早已被細胞核牢牢記住。身體具有私密性、個人性的的特質,每當我們輕輕撫弄皮膚,神經元的傳導總不厭其煩地帶領我們走一遭,也許是柔細的,再深入,親愛的,再深入,記憶的感情……原欲簡單的藏在我們每一顆精神,深深記憶。

如果說原欲是狂野的,意即代表他是未經雕琢的璞玉,藏在山石之中,沒有亮麗與否的差別,沒有純淨與否的思維。天然,而可能會引起驚呼。道德則是刻畫璞玉的刀,美麗的外在塑造了我們的審美觀感,藝術性的表層由此而生。

我恐懼,當我意圖表現內在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