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份的輔導課今天結束,明天是最後一天,原本希望能跟體育老師搶一些輔導課來多撈一筆,但說實在的,直接去要課跟直接要前一樣尷尬。我還是乖乖的去運動就好。原本前幾天有家教社打電話問我有個員林的CASE要不要接,正想說可以銜接暑假的工作,只是萬萬沒想到,我真的沒有家教命,連這麼一個機會沾都沾不到邊。看來下學期開始真的要早一點找了。

之前和W提到編班的問題,我對於常態與否開始搖擺不定。然而現在我是比較傾向支持菁英教育的,國家不能沒有菁英人才,你能想像我們的璞玉要等到大學或之後才被雕磨嗎?上輔導課時,已經會的人比誰都無聊,也得不到成就感;不會的人是有部分完全不理你的這一套。也就是說,我只是在服務中間曾度的學生罷了。W說:「以前我們分A、B、C三種,要衝升學的就到A,其他就是走技職路線。」然而我原本擔心的是B、C的人會對A班的有所反彈,會酸他們是優等生而看不起自己,然而這個問題顯然應該由學校的政策與態度,以及教師的資歷本分來考量。當然,還有家長。學校不放棄他們,為他們找出路;老師努力教學,以適合學生程度來進行課程,才不會有高低落差太大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家長,家長不能在迷思於一定要子女最好,而是應該看天賦興趣,否則一味強求,有何需要?跟抄一則課文一樣,都只是被規劃的固定模式。

法家從道家出來,從較無為的方法轉為較激烈的事事控制。原本覺得常態是一種公平,其實這種「公平」對於特殊的學生,顯然是一種假象,讓他們無法適性發展的「假公平」。該有的健全人格與思想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只是爭「A段班」的面子。他只是A、B兩種班,兩種方向罷了。

暑假過了一半,能夠清靜的完成整個暑假的工作,也算對得起自己了。接下來大概就是電影、讀書、以及外出三件大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