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聞熱



「你知道嗎,某明星又被爆料了!」「某政經大老婚外情被踢爆!」這類的新聞在我們周遭真是越來越頻繁。電視轉台時不經意聽一下,報紙翻體育版前先碰到頭版或該大張的首頁,這類的花邊新聞源源不絕的撲向雙目而來。更可怕的是,我們的記者們對這類新聞的挖掘樂此不疲,幾近狂熱。(君不見飛車攔陳X鴻、黛安娜王妃?)而民眾也對資訊的吸收表達強烈意願,來者不拒。

還記得十幾年前,電視只有三台,新聞亦然。那時候選擇看哪一台新聞是無甚差別的,因為大同小異;能報的大家都報,不能說的同樣噤口。於是主撥的撥報功力是選擇收視的第一條件,知性才是最強調的特色。另一項傳媒,報紙,它所承載的意識型態就比較歧異,許多和主流相反的意見往往可以偷渡,又不類似電視的特性,簡單、方便、即時。時間推移,民視成立,撥報的重點突然一下子傾向綠營,而且使用台語發音;有線電視發展出全天撥報新聞的新聞台,讓人有一種升級、全天候為您服務的感覺。新聞「真正」自由了,形形色色的意識型態成為電視台包裝的形象;不再害怕和政府唱反調,而是要爭取那0.1%的收視率。然而,在這樣一個台灣小島上,真的有這麼多新聞可以逐一撥報?政治、影劇人物的花邊新聞看膩了,三姑六婆的怪事不希罕了;電視台在收視壓力之下,放進辣醬,讓你跟著它喊辣。但是,眼睛是嘗不出辣的!

並非冷漠的對待新聞、對待社會才是我所推崇的;我想要反思的是為何新聞傳媒進入戰國時代,我們就非得跟著起舞?還是我們真的進入美國社會學家里斯曼(David Riesman)所說的「他人引導」的社會?因為社會趨於整一性,你只能乖乖當一根社會的小螺絲丁;不知道全貌,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不知道什麼是自己要的,於是和大眾接收一致的訊息,然後莫名焦慮。

獨立的價值判斷是必須的,我們對於新聞的反應應該是過濾式,要有所取捨。許多新聞誠然是可以討論的,但花邊新聞、八竿子打不著的話題就免了。比如說我們看到火災新聞時,並不會想要去注意誰受傷了(只要不是和自己有相關的人物),那為何明星緋聞我們就會想拿到放大鏡下仔細瞧?如果你不會為因災禍而不幸的人掉眼淚,又何必樂於窺視公眾人物的私生活?再公眾的人也是人,如果自己不喜歡被窺視的感覺,是不是應該發揮同理心呢?其次,事件經新聞撥報後就成了商品,大量的宣傳、促銷;讓「他人引導」的人沈迷於其中,協助散播。然而那些新聞中的主角是非真實化的,形象將現實抽掉;我們其實一丁點都不認識他們,新聞卻可以將主角們塑造成全民偶像(嘔像),好似我們身邊的人一般,不聊不可,然後記者更有「義務」為全民搜查真相。電視新聞上的虛像不值得我們這麼費心的注意動向,也就是說,我們對隔壁阿貓阿狗的討論都較電視上的主角們有意義。辣,只是迎合民眾看戲的心態及窺淫癖罷了。

當下的Call in 節目多是針對最勁爆的話題討論;若是政論性質則要注重政黨平衡的假象。在政客討論議題時,讓你以為自己擁有發言權,可以參與討論,其實你的立場將會被轉移為某派政客的主張,凸顯的絕對不會是你的聲音。再者,你無力改變現狀,無法破壞政客的利益,無法溝通彼此的想法,打電話頂多只是發發牢騷,順便被節目宣傳「讓全國人民聆聽『基層大眾的心聲』」。我們這種升斗小民豈有辦法在政客前凸顯我們的論述?我們沒有這樣的權力;若有,為何公投題目都不是民眾決定?
新聞演化自有其規律性與邏輯,但我想應該沒有人會預料到新聞由檢查制度到自由發展的結果竟是如此吧!新聞取代了公共場所的作用,讓我們對虛像產生親切感;窮追不捨的態度,模糊了新聞自由與人身自由的界線;一窩蜂的報導負面新聞更可能被模仿、被學習;這樣的狀況需要全民一起來把關、注意,並且適時反映,或許可以遏止「新聞熱」。接收垃圾新聞在所難免,但若是能以「內在引導」為中心,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要被牽著鼻子走;留下需要的資訊,淘汰無用的,生活效率想必能大大提升一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建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