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華視重播經典台語電影,晚間十一點,剛好是準備睡覺的時段,也就輕鬆地漫看這幾齣台語電影,斷斷續續看過《三鳳震武林》、《天字第一號》、《來回安平港》以及《大俠梅花鹿》。前三部片的邏輯套路其實根本就是現在本土劇的先聲,舉凡三角戀、爭奪、復仇、巧合和大把大把的眼淚,都是本土劇看得到的元素,但是劇情上真的不精采。分心、轉台是常有的事,更多時候則是預測劇情的發展,也算是一番趣味阿。(楊麗花演了《三鳳震武林》的俠女,《來回安平港》的苦情花,剛柔皆宜,根本超級巨星!)
《大俠梅花鹿》1961年上映,雖然有些影評說該片是kuso電影的始祖,但我想編劇應該只是想要把「童話類型片」搬上大螢幕,沒想到卻意外符合「未來」的口味,反倒製造了各種解讀。片中的主角們穿戴動物裝,兩隻腳站立行走,說著台語,黑白影像,像是話劇,但卻是電影的敘事和對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混搭,甚至有點獵奇了。
電影融合了許多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狼來了都援引為劇情;而這些穿戴動物皮的,是這麼的人性化,簡直是在說明「寓言故事就是人性缺點的呈現」。於是劇情安排了梅花鹿去找吸血狼復仇、大角鹿想強暴鹿小姐、狐狸精嫉妒而陷害鹿小姐、鹿小姐濫情救吸血狼、狐狸精獻媚求生等,無一不是人性的展現;但是當鹿小姐聽到梅花鹿死掉的假訊息時,想去自殺殉情,又被狐狸精以「人才會自殺,咱是動物呢」勸住,真是詭異的對白阿!
鹿小姐濫情救了吸血狼之後,接著搬演「中山狼」的劇情,恩將仇報的狼要吃掉鹿小姐,鹿小姐苦求狼放過他,並尋求第三意見,希望證明狼的恩將仇報是錯誤的。一開始的大樹公是自然生存派,誰會被吃都是註定的;接著赤牛伯也因為怕吸血狼,只好鄉愿的說可以被吃,只有白鶴說不該恩將仇報,還依照中山狼的故事,將狼騙回籮筐,拖延了時間。在這一段中山狼的劇情,起源便是鹿小姐的濫情,但最後的結局又和「咱們是動物呢」大相逕庭,只能說這樣的扮裝和對白,真的是衝突感十足阿!
對了,說了這麼多,究竟梅花鹿,我們的「大俠」呢?我不知道,這位缺席的大俠只有開頭和結尾出現,打贏情敵大角鹿,殺掉仇敵吸血狼,這樣就贏得了標題名稱,這真是太奇妙了!如果要以出現時間最多來算,男角中山羊公公大概是第一(雖然他總是所託非人,只有名望,不會做事,害森林動物被吃掉。),女角的部份狐狸精還比鹿小姐有性格,也更有記憶點。所以這部片取名完全就是「最後勝利者決定論」,我看《大俠梅花鹿》應該改成《快樂森林覆滅記》還比較貼切一點阿!
留言列表